每十個米粉商家就有一個來自湖南 100個湖南米粉中小老板有18個來自常德
5月1日,長沙市韭菜園北路湖南米粉街,一個小朋友在嗍粉。 圖/記者吳琳紅
湖南人的一天是從嗍粉開始的。
有人稱“湖南米粉,YYDS”,這話一點也不為過。“常德牛肉粉”“長沙蓋碼粉”“郴州魚粉”……只有想不到的,沒有湖南米粉不能滿足的。
米粉的世界很大,湖南人最好這一口。對于外地的游子而言,能嗍上一口粉就是家鄉。
瀟湘晨報記者申瀟軼長沙報道
“長沙米粉是扁粉,常德米粉是圓粉,邵陽米粉口味偏淡,郴州魚粉偏辣……”說起湖南米粉,湖南女生陳淼如數家珍,在她看來,每種米粉都各有風味。據統計,湖南14個市州有上百種粉。
《餓了么中小商家調研》報告顯示,100個湖南米粉中小老板有18個來自常德,12個來自衡陽,11個來自邵陽,9個來自懷化,8個來自永州,7個來自郴州,6個來自長沙,株洲、岳陽、婁底、益陽各5個,湘潭和湘西州各4個,另外2個來自張家界,從中足以見識到湖南省內“一城一味”的米粉特色。
嗍粉是米粉控的必備技能
對于湖南人而言,“嗍”是形容吃米粉的動作。嗍住米粉的一頭,輕輕吸氣,筷子順手一遞,“嗍”的一聲,米粉鉆進嘴里。這是米粉控的必備技能,也是湖南清晨最悅耳的背景音。
“走在街上,你可以看到常德米粉店、長沙米粉店、攸縣米粉店,很少能見到湖南米粉店,湖南米粉的特色藏在‘一城一味’里。”長沙市米粉行業協會會長助理王浩然說道。
湖南米粉重在“碼子”(米粉配菜),各市縣的碼子匯在一起,就是一整個湘菜王國。小火慢煨的肉絲、酸菜、蘿卜條和剁椒,是肉絲粉的靈魂;鮮宰現炸的河魚配上香辣紅油,是魚粉的底氣;鴨肉臊子和各式鴨雜堆出了甘香肥嫩的鴨子粉,但要再配一勺酸蘿卜才算是點睛之筆。
在常德牛肉粉眼中,加入山柰、花椒、桂皮等10多種香料,小火慢燉的半肥半瘦牛肉,才是湘味碼子的正宗。至于長沙的扁粉,在常德人心里不過只是尋常米面而已。
湖南人常說,自家米粉天下第一。當地人沒了米粉無法好好生活,游子出來最想的也無外乎是家里的那一碗粉。
長沙米粉的供應鏈在逐步完善
9月10日,伴隨著2021(第六屆)中國國際食品餐飲博覽會的開幕,“湖南好韻味,一碗天下香——湖南好糧油專場推介會暨湖南省米粉產業聯盟成立儀式”在長沙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會上,由43家優勢企業單位組成的“湖南省米粉產業聯盟”正式組建,凝聚了打造“湖南米粉”的合力。
據《餓了么中小商家調研》報告顯示,米粉是繼湘菜之后,湖南人開店最多的餐飲品類。全國賣米粉(不包含螺螄粉)最多的就是湖南人,每10個米粉小商家中,就有1個來自湖南。
雖然說湖南米粉榜上有名,但對于湖南人而言,還是想留在本地開店。賣米粉的湖南中小老板中,接近七成留在湖南本地,三成選擇把湖南米粉傳播到省外。
以湖南米粉中的長沙米粉為例,長沙米粉屬于鮮濕米粉,只能現制現吃,保質期只有24小時左右。“長沙米粉前期更多依賴手工制作,供應鏈成熟度還有進步空間。”五一商圈一老長沙面粉館的老板老段告訴記者。
“現在長沙幾家米粉生產龍頭已經在進行技術攻克,盡可能地在延長米粉保質期的同時保證米粉的口感。”長沙市米粉行業協會會長助理王浩然介紹,長沙米粉的供應鏈也在逐步完善。
數據
省內米粉日均需求量300萬公斤
窄門餐眼數據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全國米粉品類規模將近1500億,全國擁有超過40萬家的各類米粉店。但品牌集中度卻不到1%,是一個典型的“有品類、無品牌”卻同時在高速增長的超級品類。
湖南米粉不僅受到資本的關注,并在資本的助力下迅速拓展規模和渠道。今年6月,湖南米粉創新品牌“霸蠻湖南米粉”已完成總計億元人民幣的B+輪和C輪融資;俏鳳凰創立3家店時估值就已過億;四有青年和大弗蘭分別曾獲得過一輪融資。
據湖南省餐飲行業協會統計,米粉是三成湖南人的早餐首選,省內米粉日均需求量約為300萬公斤,米粉全產業鏈年產值近360億元。此次湖南省米粉產業聯盟的組建,也將推進米粉產業標準的統一和質量的提升,真正把“湖南米粉”打造成為深受消費者信賴和喜愛的知名品牌。
瀟湘晨報記者申瀟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