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作物統計 |
上世紀70年代以來,遙感技術以其對地表信息獲取的宏觀性、周期性、經濟性,在農作物面積監測和統計上具有明顯的技術優勢。利用GeoEye-1、IKONOS等高分辨率衛星和RapidEye多光譜衛星能夠改進農作物面積監測、產量統計和農情監測,更加及時準確的掌握農作物種植面積和產量信息。 |
 |
|
|
農作物長勢監測與產量預測 |
作物收獲之前進行大范圍作物生長狀況評價,可以盡早的獲得有關作物產量信息。多光譜遙感可以用于監測農作物生長狀況的差異,從生長季的早期到中期,光譜和葉面積指數在不同處理下有顯著差異。7月中期是用RapidEye影像監測農作物長勢的最佳季節,紅光波段與近紅外波段反射率的比值和基于這兩個波段構造的歸一化植被指數,是檢測農作物長勢的最佳植被指數。 |
精細農業 |
精準農業是一種把科學的精確性引進農田耕作的現代農業生產技術體系。上世紀90年代,精準農業作為一種新的農業管理理念被提出來。它根據田間作物生長條件和產量狀況等差別,應用地理信息系統技術(GIS)、全球定位系統技術(GPS)和智能農機技術進行農業生產信息管理及農田投入的調節與控制,從而達到提高效益、避免資源浪費、減少環境污染的目的。 |
|